自90年代初开始,何平均老师坚持在中学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实践,在当地青少年学生中传播环保理念,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及比赛,使2000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层面的环境教育,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喜爱并立志环保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该项目主要在富顺华英实验小学等几所中小学实施。何平均担任该校科技创新和环境教育的顾问工作,组织成立了“华英少儿环境科学院”,对学生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培训。目前,何老师所带学生的环境科研项目已获得国家级奖13项、省级奖80多项、市级奖267项。该课题获得了2005年第三届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奖,其总结出的“12345”操作模式在全国推广,所在学校也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和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何平均个人还获得了2006年全国“地球奖”个人奖。该项目已接待了省内外20多所学校前来参观和学习,自贡市也已有4所学校借鉴此经验成功创建为绿色学校。
该项目致力于从理论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环境问题为核心,以科学实践为主要方法,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出课题、申请立项并主研、实施至成果推广过程长达17年,从年富力强到花甲退休,何平均个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两年,何老师着手创办“自贡市青少年环境科学院”,力争把环境教育放入入学课程体系内,新颖性较强。而他实干和创新的精神,对环境教育的热情,对专业的追求,也感染了很多人。
项目负责人何平均从事中小学环境教育20多年,看到当前城乡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学校从未开展环境教育,有的城市学校也开展得不好。一种对环境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她退休后立即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早就关注的农村环境教育活动中。
自2007年起,为了促进和提高农村学校环境教育的水平,项目负责人何平均策划组织了城市绿色学校(富顺华英实验学校)与农村学校(自贡市沿滩区黄市小学)手牵手的形式,共同开展围绕“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系列环境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结合实际,很有创意和地方特色。如“节能减排进农家”、“校园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减量 从我做起”等。设计主编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学科同步渗透教学设计(小学分册)》,自编自印倡导低碳生活的《农村家庭低碳生活“三字经”》和校园低碳生活手册《低碳减排 绿色华英》5000多份发送给学生和社区。
组织指导了2009年我国引进的国际环境教育项目“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活动,使富顺华英实验学校成为四川省首家实施“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学校。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节能减排金点子比赛和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使城市和农村的每一个学生及家庭成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农村学校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项目实施前和实施中,何平均还专为省内一些地方的农村教师举办《生态文明时代素质教育新探索》专题讲座6场,为两所高校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教育实践》专题讲座2场。何平均被聘为四川省国家级绿色学校指导评估专家组成员,协助指导省内7所学校创建成国家级绿色学校、市内8所学校创建成省级绿色学校。培养了一批热爱环境科技教育的青年教师,其中5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教师,3人获四川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称号。
何平均希望能继续自贡市范围内争取10所省级绿色学校加入“手牵手”项目,同时组织指导更多的农村学校争创绿色学校,直至争创国际生态学校,将成果辐射到市外,并完成《中小学环境教育学科同步渗透教学设计(初中分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