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湖位于滇东南文山州的丘北县,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当地居民则把普者黑湖看作母亲湖。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为活动,普者黑湖水质已经下降到Ⅲ类,湖滨四个沿湖村落的水质更是下降到仅符合灌溉使用标准的V类。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在普者黑上游彝族聚居村落八道哨村开展的生态卫生项目,正是希望通过渐进式地改善普者黑上游流域的水源及相关环境状况,还这个“云南水乡”净水和清新的空气。
普者黑上游生态卫生项目分两期开展。一期工程是引入“粪尿分离式旱厕”,一方面解决人体排泄物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借此向村民宣传可持续的水污染防治,以及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尿液和粪便可以转化为安全的腐殖土状有机肥,大大减少邻湖村落生活污染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维护成本几乎为零。二期项目则是建立一个以农户为单位的集约化养殖的废物管理模式,变废(猪/牛粪)为宝,产生的沼气可以替代养殖户酿酒所需的煤,既减少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又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尽管实施项目时在当地遇到了诸如卫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等阻力,但协会工作人员不畏困难,深入农户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沟通工作,在试点家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也得到了当地环保局的大力支持。
现在,示范村已经建成旱厕174座,完成希望小学公厕的改造;支持饲养猪、牛等牲畜的农户建成户用沼气系统10个;村里还建成了一个200立方米的沼气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200头牛和300头猪所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150立方米,能够满足家庭式酿酒作坊生产及生活所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组织当地官员和村民到广西学习当地旱厕推广的经验,举办了各种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2009年大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恐龙山镇下辖的6个自然村受灾严重,农作物绝收,村民及大牲畜饮水困难。在紧急救援活动中,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深感到事前干预比灾时救急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也发现贫困村寨往往也是自然资源缺乏,生态脆弱的地区,容易陷入贫穷-资源掠夺-更贫穷的恶性循环中。
2010年,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经过考察,在以上村庄实施了以清洁饮水为切入点的生态村综合示范项目,旨在通过在实施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水利工程,介绍示范适宜于当地的生态环保技术,提高村民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能力,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及水土状况,同时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条件。
根据总体规划和资金筹集情况,整个项目从2010年开始计划到2012年分三期进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
为5个自然村69户人家修建了一个20方的地下水窖,解决了268人旱季的饮水问题。
架设输水管道,将山泉水引至村中蓄水池后再用分管引至各农户家中,使农户都用上自来水并新建和修复蓄水池,为该村242人,76头大牲畜的提供了安全稳定的饮用生活用水。
清理原新庄坝废弃坝塘,开挖坝塘淤泥及溢洪道,安装闸门,修砌坝体外侧基部滤水层及外部坝坡,并修整了连接沟渠,共开挖土方490 m3,干砌石52.2 m3,回填土方5000 m3,蓄水后拥有1.5万方蓄水能力,可以保证新庄村221亩农田的有效灌溉;
为村中较贫困且条件适宜的6个农户修建8m3的户用沼气,项目减少牲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薪柴需求,节约了人力;
为22户村民安装太阳能22套,其中配套的管件由农户自筹资金解决,投工投劳,并由受益农户自行修建配套的洗澡室,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用水基础上,逐渐改善村民的卫生条件;
与润土互助工作组合作,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分期分批到项目点,进行入户访谈,了解项目使用情况及村民的看法,与村领导座谈,推动村民参与村务管理。项目产出包括成立了村级水务管理小组,制定了《饮水工程管理条例》和《新庄坝管理条例》,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同时提升村民自我管理的意识;
项目赞助方帝亚吉欧公司的员工从全国各地来到项目点,参观项目,慰问贫困家庭,坝体植草加固,并树立企业纪念碑。
目前,第二期项目设计已完成,并落实了政府配套资金,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援助资金也已到位,按计划2011年10月动工,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