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中心--成都,每天生活垃圾的产量直逼1万吨,惊人数字的背后是与人们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垃圾源头不减量不分类密切相关。如何面对“垃圾围城”的问题呢?在我们的社区就有这样一批实践者、实干家,他们就是要向大家证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每个人都能参与:他们各处捡拾废旧木料,自己动手加工制成能服务社区的矮凳、栅栏、花器等;他们还望将废旧木料变成艺术适用品,赋予垃圾“美”的价值;除此他们还要组建环保讲师团,从自己的社区走出去,到更多的社区进行垃圾减量分类环保知识技能的宣传,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将垃圾减量、分类、可持续生活的理念转变为实际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家都参与到环境问题改善的公共事务中。
【评委评语】
“绿聚人——社区再造”项目扎根社区,推动社区自组织成长,培育社区环保领袖。项目扎实深入,社区居民持续参与,为城市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
“我为家乡而自豪”乡村环境教育项目是由珍.古道尔研究会(中国)、保护国际和美国瑞尔中心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参与式乡村环境教育项目,旨在激发当地民众对于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达到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目的。
这是一套成熟的乡村参与式环境教育活动,2004年全球共有28个项目在同步进行。在四川彭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开展的项目采用广告宣传板、海报、流行歌曲、音乐电视、野生动物小册子和木偶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居民们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改善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创造机会使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最终实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给乡村更多的环保意识及先进的环保教育方式,同时培养当地的人才以开展长期的环保教育活动。
《青山绿水我的家》是项目组召集当地村民,合力编写的一本乡土教材,用来配合开展学生的环境教育,语言和内容都贴近他们的生活。在项目实施的三年时间里,项目负责人张喆深入当地村民家中,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对当地大部分的村民进行了有效的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目前,共有约8000人了解了关于当地环境的知识,约4000人直接参与了项目。依靠项目的启发和带动以及保护区的帮助,当地村民正在积极筹建自己的农家乐协会。项目工作人员还为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发放各种材料,以便他们在接待游客时进行相关的环保宣传。白水河保护区的入口处也树立起了指向明确、方法得当的环保宣传牌。同时,根与芽教育项目在当地学校热烈展开,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教材,而且为当地老师的教育带来了新鲜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