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保护区已有的科研项目,编写自然教育规划并开展包括科学志愿者、国际研学班等多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森林与自然教育产品体系。
【评委评语】
王朗自然保护区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产品体系,“自然学堂”已经培养了千余名“毕业生”,他们亲身感受自然、体验自然保护、参与保护区科研工作,为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王朗自然保护区于1965年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位于四川省平武县西北角,岷山山脉和摩天岭山脉的接合部位。面积32,297公顷,海拔2,430至5,000米。周边分布着唐家河、勿角、九寨沟、黄龙、泗洱等众多的大熊猫保护区和栖息地,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的核心地带和重要走廊,它的有效保护对于中国大熊猫岷山种群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朗自然保护区在国内的大熊猫保护区中首先建立了完善的监测巡护和反偷猎体系,并进入GIS系统。1997年,王朗自然保护区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了野生大熊猫的监测巡护工作。经过7年的学习、实际操作和经验总结,目前,王朗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巡护体系,包括专职的监测巡护队伍,部分野外工作设备及仪器,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的技术能力和支持体系。
在此基础上,王朗自然保护区开展针对当地易遭受偷猎动物的基本现状调查,了解大熊猫受威胁的原因和事件多发地点,组建和培训了有执法能力的反偷猎队伍。根据监测和常规巡护的结果,在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开展打击、专项治理工作,并与周边保护区和社区联合,进行巡护和打击行动,有效地遏制了保护区内的违法犯罪活动。
监测巡护和反偷猎对科研工作也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完整的数据成为吸引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使王朗走上了以科研吸引科研的良性发展模式。他们已经为国内众多的保护区介绍过监测巡护经验,或做过专门的培训。为国内保护区提高管理有效性、科学性提供了示范。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为支持国家建设曾大量采伐木材,导致部分区域的森林顶级群落遭到破坏,成为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初级阶段——灌丛草坡,特别是阳坡尤为突出,森林自然更新缓慢。王朗自然保护区森林多重效益和碳汇项目,通过在选定的灌丛草坡人工植树,促进植被演替,加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加强植物造林以加快森林演替,增加造林区域植被对二氧化碳的汇聚和吸收;用固定二氧化碳的方式减少局部温室气体浓度,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开发出一套森林多重效益和碳汇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颇具前瞻性,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碳汇项目具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为减少与退耕还林不相适应的畜牧业发展,在白马乡来者村设计和开展工作社区可替代生计发展项目。另外在造林中,寻求和培育保护区内的乡土树种,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在宣传方面,项目组创新性发起倡导零排放旅行的“零碳旅行”活动和企业建立碳汇林的“企业买碳”活动,向社会宣传了王朗的森林多重效益价值,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参与意识。
该项目是国内较早开展的森林碳汇项目之一,具有试点和示范作用。自2006年项目实施后,已完成植树造林3005亩,之后便是持续不断的补植和管理工作。2006年至今,项目负责人陈佑平带领碳汇小组,每年投入2000多个工作日和十几万元资金,对王朗自然保护区进行碳汇林管护、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温室气体汇清除监测等工作。在“森林多重效益和碳汇项目”下,保护区开展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目的,同时关注森林碳汇、社区经济发展,发挥森林多重效益的人工促进大熊猫栖息地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项目,于2007年营造259公顷混交林,模拟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景观结构,实现了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
该项目为建立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将会为国内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项目通过“零碳旅行”促进了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开展,使生态旅游真正旅行了环境责任,在国内具有首创意义。
未来项目致力于通过在保护区内人工植树造林促进草坡生态系统的演替,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加速大熊猫栖息地以及走廊带的恢复;通过植树造林,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弱全球温室效应的产生;通过对碳汇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和碳汇监测,来评估碳汇效果和森林的多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