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机构_福特汽车环保奖
荒山资源化的探索与实践
01

荒山资源化的探索与实践

  • 奖项类别二等奖
  • 奖项名称自然环境保护奖
  • 奖项年份2002
  • 机构地址北京

项目介绍

一个被医学界称为不治之症的类风湿病患者-贾晓淳,在生活自理都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于1998年毅然离开舒适的都市生活,来到距北京70公里的顺义贫困山区龙湾屯镇,租下200公顷荒山。历时四年的艰辛奋斗,将荒山一点点披上绿装,并创办了颓态环境中的著名生态庄园-归真园。
四年来,贾晓淳在不愿听到“中国人不搞环保”这样的指责的激励下,将个人的全部财富与心血都投入到了绿色事业中。

四年来,贾晓淳没向国家要一分钱,没占一亩耕地,没享受任何优惠政策,封山育林、绿化植树10万余株。荒山颓岭因之变颜,辖内三沟四梁八面坡植被恢复,一些地方已然郁郁葱葱,飞鸟投林。野生中华环颈雉由原来的几乎绝迹,到现在增加到200余只。喜鹊、苍鹰、鹞子、猫头鹰等野生鸟类也增加到十多种,沉寂的荒山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贾晓淳的改造荒山事业,不仅恢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创造了“荒山资源化”的生态经济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她吸纳了二十几户农民参加到绿化事业中来,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解决了他们的温饱与子女上学读书问题,为贫困地区注入了经济活力。贾晓淳目前已着手按照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当地政府协商扩大绿化荒山面积,筹建一个以生态建设为内容的环境教育基地,吸纳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生态建设当中来。贾晓淳最终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可行性实践,引导贫困山区农民进行资源化开发,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贾晓淳没停留在简单的良知行为上,而是在道义实践中进一步思考,提出了“自然颓态环境”之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理论。能否在一种“自然颓态环境”下创造一种“投入-产出”的循环经济模式?四年的荒山实践回答是可能的,并且证明了贫困不是阻碍发展的理由,更不是掠夺破坏自然生态的理由。从“绿化荒山”的自然伦理行为,到“荒山资源化”复杂的理论操作,从病体缠身到英雄的选择,贾晓淳打通了一条荆棘丛生的人之生路,其理性的创造力对中国的环保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14号楼0901室
010-51669502-8004    010-51669502-8025
Copyright © 2006-2024 版权所有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14号楼0901室  Powered by Minethink.
fordgre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