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长江入海口,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身影如今已经难以寻觅。在此背景下,上海中学开展保护中华鲟科技实践活动,通过鲟鱼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宣传、巨鲟救助事件、幼鲟放生活动、明信片义卖筹款、申报世博吉祥物、校园合作、签名征集活动和开通网络博客等方式,全面宣传中华鲟的保护知识,帮助参与项目的师生以及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该项目的策划、联络、筹备、组织和实施,几乎全部由保护小组的学生完成,几年来小组人员一直保持在25人左右。该项目基本由学生自发进行,并由始至终结合“学习、体验、宣传”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知识、道德修养,并在科技实践和宣传活动中身体力行,从中开阔思路,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大好处。
项目策划的巨鲟救助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有多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如何更好地保护濒临灭绝的国宝的话题讨论,向全社会传达保护中华鲟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因此,上海中学保护中华鲟志愿小组的优秀志愿者被称为“中华鲟卫士”。
2007年6月,该项目10位师生获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授予“中华鲟卫士”称号。2008年4月,获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颁发的上海生态道德教育奖。2008年5月,项目代表中国赴俄罗斯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俄罗斯政府主办的“世界大河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青少年研究与保护”的国际环保会议,2008年7月,项目代表上海青少年赴香港参加青少年国际环保会议。
目前,项目一些关于湿地的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以进一步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未来,该项目预备在“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下,把这项科技活动长期地搞下去,把保护对象从中华鲟扩展到长江口湿地的所有野生生物。通过建立网站,联系各地多所学校一起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交流和宣传;组织开展护送中华鲟妈妈回家的大型跟踪接力宣传活动,联络长江流域多所学校,在中华鲟回游的过程中,跟踪观察和报道;实际考察长江口湿地的动物种类,数量和生存状况。